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

北朝鮮.初探之旅【五】平壤市街散步(上)廣場、書局、俯瞰、冷麺


【平壤】平壤市

【旅行日期】2019420



【金日成廣場】


在完結了萬壽台紀念碑的參拜之後,便開始了馬不停蹄的觀光模式,有團友統計了今天走過10個景點,有多少個景點我就沒有數過,但有一件事卻讓我在意,巴士到過不同的地方,總是覺得都只在平壤市內轉來轉去,並沒有覺到到了很遠的地方,而且不可思議的是整個平壤市是沒有街名的路牌,根本就不知在那裡,感覺平壤市內就像一個巨大的迷宮,而且只有這裡本地的人才懂得走,可惜的是他們或許一生也止於在這個迷宮裡打轉,找不到出口,但人類又何嘗不是走不出人生這個迷宮。


三幅相片加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金日成廣場




(攝於團友Peter)



金日成廣場佔地75000平方公尺,這裡會舉行集會、慶典、閱兵等活動,在大同江旁看到對岸有主體思想塔,這裡並沒有萬壽台紀念碑那麼守備森嚴,因此從剛才的嚴肅認真的拍照方式,微調為活潑跳脫的拍照方式,團友們都熱烈參考這種拍照方式,感覺就像一個乖孩子偶爾做了破壞那樣興奮。

由於金日成廣場就在大同江的旁邊,有很多北韓大叔就在江邊垂釣,這個範圍沒有限制,我嘗試接近他們去看看,那些釣魚的人都很安靜,雖然在旁有其他人一起釣,但他們幾乎沒有交流,自顧自釣,有看到我們接近,但也沒有太大反應,而釣上來的大部分都是小魚,由於言語不通也沒有甚麼交流可言,我們也只是靜靜的觀察和拍些照片,由於他們面向大同江,而對岸是一會會去的主體思想塔,這些人的垂釣背影和主體思想塔構成不錯的相片。



有朋友笑說會不會給警察射下來,唔,應該不會吧(笑)


我在靜靜的觀察這些大叔釣魚,發覺他們釣上來的都是「魚毛」而且他們各自也沒有交談,弄得在這裡釣魚也神神秘秘的。






【平壤書局】


然後我們一行人用散步形式在平壤的街頭上走,看到一個指揮交通的女警?

只見她站在馬路邊拿著交通指揮棒,因在馬路上並沒有很多車,她看上去有點悠閒,但並沒有一絲放鬆的感覺,一直也在認真的視察,我偷偷拍了幾張照片,那女交警樣子其實不錯,只是就和其實北韓人一樣,半點笑容也沒有,總覺得讓人難以親近的感覺。


冷冷的交通姐姐,其實也沒有甚麼車給他指揮,不可以給個笑容嗎😊




不知道是不是抄牌了(笑)

很喜歡這種舊舊的蘇式建築,住在這裡的人會有怎樣的故事呢?






在街上走著,看到在一些建築物前有一條小小的石柱,Jonathan解釋這些小石柱內的範圍街道清潔要由該建築物住的人負責,在我看來街道都是非常清潔乾淨,在這裡聽到「負責」兩個字,相信這裡的市民一定會認真打掃,對我們遊客來說覺得有趣對小石柱爭相拍照,但對這裡住的北韓市民就不知會不會壓力山大了。




(攝於團友Peter)




走到不遠處就到了今天其中一個景點平壤書店,只是在市區不起眼的一間小小的書店,在北韓的書店,你不會期望會有甚麼書買到,都是一些對北韓歌功頌德的書,其中本是把金正恩會面外國元首的相片輯錄成書,可說是另類的「写真集」,英文報紙大部分是金正恩作頭版,宣傳意味十足,當然如果把領導人塑造成無所不能的型像,這些宣傳也是必須要做。


各團友對則對共產主義的宣傳海報、明信片,記念品較有興趣,我在這裡也買了一本北韓景點旅遊書和一套北韓舊鈔(新鈔反而不能拿走)



(攝於團友Peter)


(攝於團友Peter)


(攝於團友Peter)


(攝於團友Pok sir)




這裡居然也有雙層巴士。



【主體思想塔】


轉眼就到了剛才金日成廣場對岸的主體思想塔,塔是為了紀念金日成70歲生日而興建,高170米,全塔用花崗岩建成,石塔來計算是全世界最高的,塔頂上有火矩高20米,晚上可以點燃,遠看就像一個大型火矩,塔前有三個人像代表工人、農民和知識分子,分別拿著鎚、鐮刀和毛筆作前進的動作,這三件工具也是朝鮮勞動黨的黨徽。




這些應是贊助主體思想塔的贊助商,意外發現不少日本機構?

(攝於團友Peter)




我們可以從地下坐電梯到150米高的平台登塔,從塔上可眺望整個平壤市,現在我可以說,從主體思想塔上看到的平壤市最漂亮,可能就剛才所說,整個平壤市就像一個巨大迷宮,而現在卻能從迷宮的上方去觀察,用心看的時候或許能發現一些市民的活動,又或甚麼也沒發現到,但是在這塔上觀看已經覺得有趣,旅行多了,從高處看到世界各地城市都不一樣,靜靜的看著也能治癒心靈,因為知道在城市的每一角落都在發生不同的故事,讓城市充滿了活力,所以我特別喜歡從高處去看城市,有時接近日落時間甚至會待上一、兩個小時也有可能,而且景緻寬闊很容易會拍到漂亮的相片。



在塔上能看到平壤最漂亮的景色,那種雜亂的彩色建築反而讓這個地方與別不同。




團友興趣的計算升降機用多久時間才能落到地面,結果是1分22秒

(攝於團友Peter)




【玉流館冷麺】


走了大半天終於也到了吃飯時間,現在去的地方叫「玉流館」是平壤有名的餐廳,1960年開業,有名是平壤冷麺和同樣位於平壤市內的「清流館」都是朝鮮的代表餐廳,如果來北韓旅行的話請放心,「玉流館」是外國遊客必到的景點之一,所以是一定有機會一嚐平壤冷麺的。


午餐時間人山人海(攝於團友Peter)




剛剛在上一年8月到了日本盛岡市吃了有名的盛岡三大麺(詳見日本·47都道府県·満喫の旅【7】盛岡三大麺,其實只是上一篇)所以對於平壤更有名的冷麺也更有期待,可說是來到北韓最想吃的東西也不為過。  

「玉流館」樓高兩層,用傳統的朝鮮建築,共5800平方米,大約可招待2000人左右,而遊客會安排在特別的廳房招待,我們到的時候館外已給包圍得水洩不通,房間也是坐滿客人,上面也說過,這餐廳是遊客必到之地,加上現在是吃午飯時間,要等一下也無可厚非,一等之下也等了半個小時才能入坐。





這個期待的午餐吃了4道菜分別是前菜綠豆煎餅、朝鮮米糕,主菜平壤冷麺和甜品白兔糖味雪糕,雖然我最期待的只有平壤冷麺,但其實那個綠豆煎餅是不錯的,像咸味的熱香餅,每人只有一片對我來說有點不夠,米糕和雪糕則是一般,終於到了主菜平壤冷麺,用銅碗呈上感覺高級,黑色的麺條上叠上了數片叉燒、泡菜、青瓜片和幼薑絲,旁邊也有半隻蛋作點綴,感覺不錯,導遊姐姐也教我們怎樣攪拌冷麺來吃,完成步驟後已急不及待的先吃一口,感覺是好吃的,麺的彈性十分好非常爽口,但是叉燒稍微有點普通,對於吃慣重口味的我(或香港人),可能會覺得叉燒是有點麻麻,平壤冷麺對比盛岡冷麺我是較為喜歡吃的是盛岡冷麺,但是吃到玉流館平壤冷麺的困難度是多了幾倍,把稀有度加上去的話感覺吃平壤冷麺是一個非常珍貴的一個體驗。



綠豆煎餅(攝於團友Peter)


米糕(攝於團友Peter)

導遊姐姐教正確吃法(攝於團友Peter)

開餐了(攝於團友Peter)





最後的甜品(攝於團友Peter)






(對於吃的經驗其實不應該過了這麼久才分享,因為只有吃下的那一刻才是最能說出那時候的感覺,好不好吃,是怎樣的味道,對於隔了一年多再分享其實可能只是依稀記得,並非全部,請諒。)
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北印度奇幻之旅【5】最美公路之旅(上)在公路上的雲海

久しぶり、雲の中 大家視坐長途車為苦差嗎? 在之前的遊記也說過,我覺得坐長途車也算是旅行節目之一,在看得到的情況下,看著外面的環境不停的流轉是一件很有趣的事,而且在上了車的一刻你會知道會送到你到你想去的地方,而且還有一段時間才會到,你可以輕鬆做你自己喜歡的事,睡覺、吃喝、玩手機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