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4年前去鎌倉和江の島,因為去的那一天狂風大雨,非常狼狽,也沒有認真的好好走過,我就更想天氣好的時候再來一次,結果這一次一等就等了4年,所以有時候說下次下次,有時候其實並沒有下次,所以到了的地方想做甚麼就立即去做,有的地方真的一輩子只會去一次,錯過就沒有了。
再会的不止有江の島,還有千丈,每次回來東京,就算他有多忙,總會抽一天時間來陪我去玩,這次都不例外,我們一起到鎌倉江の島。
我們約在鎌倉駅等,他一如既往真的很準時,我還有兩個站才到的時候他已經到了,到了鎌倉駅的時候他已在等我,年多不見,已成為爸爸的千丈還如往昔一樣沒有變,然後我倆又開始了停不了的話題,聊天也不急於一時,我們轉乘江の島電鐵到江の島,邊走邊聊,江之島電鐵在非常人氣的一條鐵路,因為這條鐵路可眺望太平洋,還有「男兒當入樽」的人氣聖地「鎌倉高校前」的指定拍照地,也有「海街女孩日記」出現車站「極樂寺駅」,很多漫畫和電影都在鎌倉這個地方取景,令江の島電鐵沿線成了許多遊客朝聖的地方。
人氣鐵路江の島電鐵
鎌倉高校前,其實我兩次也忘記去(相片由icedomoto提供)
自從上映了「海街女孩日記」後,極樂寺站也成了人氣車站
不到一會就到了江の島駅,重遊舊地,往昔的畫面頓時浮現出來,4年走出這個站的時候狂風驟雨,我在最近車站的一間店鋪用500円買了一把透明傘,結果走到外面不夠5分鐘就給狂風吹爛了,然後我便晦氣地淋雨,由他濕透就算,回相起來確實好笑,最後晚上還到了横浜找Aya吃飯,她問我為甚麼全身都濕透了。
舊地重遊,這次天氣很好了
在歐洲遊記中我曾說過法國的聖米歇爾山的地形格局和江の島很像,因為到之前要走一條一條長長的路,也是像一個巨大要塞般在你面前出現。
現在江の島其實人口一向不太多,從江戸時代開始,到明治、大正時代大約有6,7百人,到了昭和時代突破1千人,最高峰有1372人,可以過了1964年東京奧運後人口急減,到了現在2014年統計只有362人,在江の島的住民有一部分作水產業,當然現正島上也有食店,旅館,手信店也是居民經營。
進入江の島,先經過店鋪街再上一點是江島神社,沿途直上當然也會看到「龍恋の鐘」和江の島展望台,但我們今天把這些通通跳過,我倆直奔江の島的大後方。
江島神社
其實我並不明白為甚麼這裡有燈飾的,哈哈
再往下走一點
看來能去到很遠的地方
穿過所有建築,就能去到江の島的後方,原來這裡有一個天然岩石場海岸,這是我從來也不知道的地方,當你到了一個景點然後才發現有其他額外的地方,感到有喜出望外的感覺,這裡就像江の島的一個後花園,有人在這裡拍照,有人在這裡釣魚,有人在這裡看風景,也有人只是靜靜的坐著,看著漂亮的海岸線,誰也會在這種環境下心滿意足了吧。
漂亮的岩石場海岸
垂釣的人很多
另一邊不反光拍出來的感覺有很大不同
近海的地方海產當然豐富,江の島有名是生白飯魚(生しらす)到午飯時間,我就不客氣的點了一碗大碗的生白飯魚拼蟹柳,沒有其他魚類那麼鮮甜,但白飯魚也有他自己的味道,加上蟹柳和豉油出奇地能很好的混合在一起非常好吃。
江の島名物之一生しらす
在島上有另一人氣食物,就是原隻蝦燒特大蝦片,真的把大蝦放入蝦片去烤,出來的效果好像只有蝦殼能吃,蝦肉都不見了,但看店鋪大排長龍就知道很受歡迎了。
大人氣的蝦片店
店員做不停手
除了蝦片還有魷魚
蝦片何止大過塊面,直頭有人嘅3份之1
在江の島走了一整天,我們走到沙灘上休息聊天,繼續一些聊不完的話題,他的工作,家庭,我在旅行中過到的有趣事,我們倆個總有聊不完的話題,然而因爲我們可能一年才會見一次面,當然很珍惜相處的時間,當大家的角色改變了,各有自己的生活,但同時把這段友情保持初心,這樣的關係不是很好嗎?
到了沙灘,沒有盡頭的水平線
靜靜地看海⋯⋯
這裡的黃昏是不是最美的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