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語中紅葉的平仮名是こうよう、但打這個詞如果譯作漢字可以是「紅葉」或「黄葉」所以日本人眼中紅或黄都是紅葉🍁
銀杏並木
在11月這種時間來日本,很大機會是為了紅葉,在東京這個城市內其實也有各個公園讓人賞紅葉,而其中讓人趨之若鶩的地方,其一是在明治神宮外苑的並木銀杏。
秋天的味道全湧出來
明治神宮外苑可坐東京メトロ到青山一丁目站,出站後步行不夠5分鐘已開始見到遍地銀杏的樹葉,其實我覺得在地上的黄葉已可構成一個景點,在完全沒有垃圾而又乾爽的地面上,銀杏葉就像井然有序的排列在地上歡迎來看他們的遊客。
紅葉在地上也井然有序
在這裡會有櫸木(ケヤキ)、桜(桜木)、銀杏並木(イチョウ並木)但在這裡最有名當然也只在行人路兩旁的並木,在兩旁共46棵並木樹排在兩旁,而且是盛放最燦爛的時間,彷彿將這一個範圍都變成了一個黃金色的空間,和外界是切割的。
我實在不明白,在大自然生長的自然生態如有漂亮的景象這很正常,而日本人卻可以把大自然的一些漂亮景色自然而然的移植到城市內,並且成為每年的旅行熱點,桜花如是,紅葉如是,也許這就是日本人要把漂亮的東西做到極致的那種執著。
所有顏色都是黃色
東京たてもの園
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日本有自己的年號,一個年號的採用是因爲有新的天皇即位,現在的「平成」是1989年開始,所以現在是「平成」28年,而之前的昭和則有63年之長,而把那叫作昭和年代,不知道是不是我也是昭和時代出生,所以對這個時代特別有感覺。
在日本旅行中我會抽空看看一些博物館或是一些有舊建築的園館。
這次去遠一點,東小金井的地方的東京建築物園(東京たてもの園)
今天到了東小金井
這裡保存了由江戸時代到昭和時代大約30幢時代建築物,都是從其他地方移轉修復好再放在這裡展覽。
十分喜歡歷史的建築物,因為到現在也不會再以這種形式建築了,然而這些卻很好地寫下歷史的一筆,保存屬於那個時代的東西。
來這裡的意外驚喜還有紅葉,當然現在是紅葉季節,在這裡紅和黃這兩種紅葉交替的展現,把這個地方的觀賞價值又再提高了。
舊式的店鋪
也有古代的房子
昭和時代のバス
也有澡堂
這裡的不管紅葉黄葉都非常漂亮
奈良公園除了餵鹿還有⋯⋯
鏡頭一轉去到奈良
大家到奈良公園第一件事會想到甚麼,相信大部分到過的人都會想起這裡最有人氣的鹿小朋友,因為150円買一「餅」仙貝就可引來鹿群來爭吃,當然這是很好玩的一種活動,但這次我不說這個,因為餵吃這個動作香港人比日本人還多的話你們自己也懂得去。
餵鹿是港人指定動作
吃飽就瞓懶洋洋
你個眼神想點,哈哈
也不是要說這裡有著最多「唐代」的建築,據說奈良這裡才是有最多「唐代」的建築的地方,在中國內已剩下寥寥可數的唐代建築,這些歷史的情況太複雜,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明的,我們暫且放下,待我功力提升很再作介紹。
聽說要分辨那個時代的建築要看「斗拱」
就是屋頂那個蓋兩旁的設計
這次我要介紹的是奈良公園的山上,很多遊客可能餵鹿完畢再拍幾張相片就會走,不知道其實奈良公園是可以登山的,在奈良公園再深入走一點,其實就會看到登山步道,但登山要收費的,我忘了多少錢,應該是300至500円左右,收費的姐姐聽到了我外國人腔的日語問我拿日文的導覽手冊(ガイト)行不行,我當然說行,怎可失禮(笑)
準備走上山去了
登山路,似易又似難
鹿群無處不在
登山一點也不困難,要登頂只需40分鐘左右,即來回只需1.5小時左右,但我覺得這1.5小時不能省,因為這個小山非常值得去看一次,當然在高地看風景這些我喜歡做的事是當然的,但今天有點大霧看不清奈良市的建築,但其實我也不失望,這裡除了有更多的鹿,他們在吃草不吃仙貝,這裡還有漫天山頭的芒草,雖然「芒草」沒有「紅葉」那麼搶眼,可是一整個山頭也是芒草的話那種震撼力也不是說笑的,聽說在香港行多登山人士都會到大東山看芒草,但沿路有點辛苦,那麼我推薦你們來奈良公園山,返正你們也會到這裡餵鹿,那就順便走上來看一下吧。
整個山頭都是芒草,數量多得嚇人
但也非常漂亮
因為這裡真的沒有甚麼人走上來,或許他們並不知道,在奈良公園隱藏著這麼的一個漂亮地方。
做咩咁楚楚可憐啫(笑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